2025年上半年,3C涂料龙头松井股份交出了一份“喜忧参半”的历史新高。
公司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7.48%,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69.84%,仅为1227.95万元。

营收增长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汽车漆业务的翻倍增长,说明松井股份向3C涂料+汽车漆双主业的转型成功了。切入到新赛道,难免以低价抢市场,净利大幅下滑,是预料中的转型阵痛,但长痛不如短痛,这也是企业转型必须承受的痛。
01
松井股份成立于2009年3月,是中国3C涂料隐性冠军。
QY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松井股份在全球3C涂料市场中排名第三,彰显了其行业地位。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产品已进入苹果、华为、小米、微软、惠普等全球头部品牌的供应链。
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端消费电子领域业务实现营收2.44亿元,保持了基本盘的稳定。值得一提的是,松井股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独家参与了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首款革命性混合现实(MR)产品——VisionPro多个部件涂层材料应用开发,并成功导入量产。
松井股份上半年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乘用车领域业务的强劲表现,该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9782.84万元,同比增长109.60%,营收占比达28.15%。
然而,与营收创历史新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滑69.84%的净利润。
02
从数据上看,2025年1-6月松井股份乘用车领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82.84万元,同比增长109.60%,营收占比达到28.15%,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主要引擎。
但长期以来,国内汽车漆市场被PPG、巴斯夫、艾仕得、立邦、关西等国际巨头垄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汽车产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带动了国内汽车产业的强势崛起。国内如比亚迪、吉利、蔚来、小鹏、理想、小米、零跑等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带动了对汽车漆的旺盛需求。
近年来,松井股份积极向乘用车涂料领域拓展,采取”由内饰到外饰”、”由小件到大件”的渐进式发展策略,逐步实现汽车涂层材料的国产替代。

目前松井股份已进入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十多家知名车企的供应链,并与延锋集团、星宇股份、宁波华翔等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在技术方面,公司开发了透雷达波PVD涂层、发光保险杠涂料等创新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特别是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公司开发的PVD镀膜产品在外饰件上成功推广,打破了该领域长期被国际巨头垄断的局面。
然而,汽车漆行业具有认证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客户粘性强的特点,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技术研发和客户认证,压缩了利润空间。
汽车漆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仍占主导地位,国产替代过程中以低价换市场的做法,也会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松井股份营收创历史新高的同时,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这种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是公司主动转型、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的长期主义。
文章来源:中外涂料网
责任编辑:李德胜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