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双碳”目标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议题,以及ESG责任推动行业向绿色升级迈进,一项无需电力驱动的制冷黑科技,正为石油化工领域的节能变革开辟新的天地。
近日,中建材专家李明清先生与王海峰先生一行走进富思特,与富思特郭宇欢、万建甫就工业化转型与无电制冷技术创新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次跨界的对话,揭示了工业绿色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01
从建筑节能到石化场景
技术的跨行业潜力
交流伊始,富思特郭宇欢以建筑节能领域的深入研究出发,从绿色建材研发理念到标杆案例实施,详细介绍了富思特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实力。

而真正让现场关注的,是富思特新研发的无电制冷涂层的“破圈”潜力——它突破了传统制冷对电力的依赖,通过“双制冷机制”就能实现降温:高太阳反射比挡住热量侵入,高大气窗口发射率则将热量以红外辐射形式“传送”至外太空。

数据更具说服力:相比传统涂层,它无需额外耗电,即可实现让表面降温20-30℃,室内降温3-8℃,节能效果综合可达15-30%;其卓越的兼容性也是一大亮点,无论在混凝土、金属、屋顶等面层都能完美适配。这种“不插电也能降温”的特性,精准地解决了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难题。

02
契合双碳需求
石化场景的节能新解
石油化工行业历来是能耗“大户”,大型储罐和外露管道的散热能耗巨大,降温需求迫切。传统电制冷设备进一步加重能源负担——然而,富思特无电制冷涂层的出现,宛如专为这一需求量身打造的解决方案。
将它涂覆在金属储罐外壁、外露管道上,既能通过涂层降温减少散热能耗,又能降低因高温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更关键的是,这种“无电模式”能大幅削减传统设备的能源消耗,与石化行业低碳转型的诉求高度同频。

正如李明清先生所言:“石化行业正扛着低碳转型、ESG责任的压力,无电制冷技术与工程建设结合,会给储罐、工业外墙等场景带来全新节能方案。”
03
协同向前
以技术为笔,共绘绿色工业生态
此次交流不只是技术的碰撞,更是行业协同转型的生动写照。从建筑涂料到石化工程,当来自不同领域的力量以无电制冷技术为支点,共同探索合作新模式的背后,这背后体现了我们对实现“双碳”目标的共同奔赴。
未来,富思特将与中建材、东南e+生态等伙伴深化合作,推动无电制冷技术在石化领域的场景验证与规模化应用。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见证更多石化厂区的储罐、管道换上“降温外衣”,以科技创新为墨,在绿色工业生态的画卷上,添上更浓墨重彩的一笔。
双碳之路并非独行,一项技术的突破,一群人的协同,正让工业节能的未来,变得越来越清晰。
文章来源:富思特
责任编辑:余凯旋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