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华谊集团一则公告引发市场震动:其北美销售公司收到从美国寄来的反倾销税账单526封,总金额2714.9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93亿元)。

01
时间回溯至2014年,美国商务部以“非公路用轮胎(OTR轮胎)售价低于正常价值”为由,对华谊集团北美销售公司发起反倾销调查。
这场诉讼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美方刻意模糊“正常价值”界定标准,将国际贸易规则武器化,为保护本土产业筑起贸易壁垒。
华谊集团并未屈服,选择了据理力争。2017年,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判决华谊胜诉。
然而,美国商务部随后提起上诉,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于2021年推翻原判,发回重审。2023年,重审法院迫于压力改判华谊败诉。尽管华谊于同年9月再次上诉,但2025年4月28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终审维持征税决定。十年诉讼,最终以华谊集团承担1.93亿巨额税款告终。
1.93亿天价税款,恰逢华谊集团业绩低迷期,多少有点雪上加霜。
2025年三季报显示,华谊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7.08亿元,同比下降5.02%,归母净利润3.95亿元,同比下降42.68%。

利润近乎腰斩的背后,是2亿多的负债计提。华谊集团早在诉讼期间累计计提预计负债29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2亿元)。
华谊集团虽然表示,已计提的2984万美元预计负债完全能够覆盖已收到的2714.94万美元税单金额,后续付款工作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当前化工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已经压缩了公司利润空间,叠加了内部转型阵痛,还是让华谊感到有点棘手。
02
尽管财务承压,但华谊集团从未躺平。十年诉讼中,企业不仅投入大量法律资源据理力争,还在战略层面加速“去美国化”,以降低未来潜在的运营风险。随着特朗普当选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华谊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不断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与此同时,公司内部转型紧锣密鼓。2025年9月,华谊淘汰落后产能,主动关停亏损上海吴泾基地。该基地2024年净亏1.22亿元,产能利用率低至46.5%。关停老旧高耗能装置,虽是绿色发展的必要之举,但资产处置与员工安置成本短期内加剧了业绩压力。
而华谊参与投资的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则指向低碳技术新赛道。前三季度,涂料及树脂业务实现营收7.47亿元,逆势增长3.49%,印证了高端化转型的初步成效。经营活动道理的现金流净额21.16亿元,同比增长63.43%,显示出华谊集团主业的强大发展韧性。
华谊集团的案例,是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时面对国际贸易摩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抗争,从传统制造到绿色高端制造的必经之路。
去美国化的短期阵痛在所难免,但长期看,只有敢于直面挑战、坚持转型升级的企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足。
虽然收到美国1.93亿的反倾销税账单,但华谊集团股价并未出现大幅波动。市场似乎已读懂:中国制造的明天需要今天的坚守。1.93亿天价账单,记录的不仅是坚守的代价,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洪流中捍卫尊严的足迹。
文章来源:中外涂料网
责任编辑:余凯旋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