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中外涂料网注意到,全球涂料巨头关西涂料发布“关于产品价格调整”的通知,宣布将对旗下涂料及稀释剂产品实施价格调整方案。这一决定源于多重压力叠加下的经营环境恶化,反映出当前全球制造业面临的普遍困境。

公告显示,此次价格调整幅度设定在5%-20%区间,具体执行日期定为2025年9月20日,各细分领域和产品的详细调价细则将由公司销售人员进行专项说明。
在阐述调价原因时,关西涂料详细列举了四大核心因素:首要因素是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这一状况已持续相当长时间且未见明显缓解迹象;其次是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带来的生产能耗成本激增;再者是行业普遍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日趋严重;最后是人工费用等刚性支出持续攀升。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曲线持续上扬,经营环境被形容为”非常严峻”。公司方面强调,尽管已经通过生产流程优化、成本管控等措施全力应对,但成本上涨幅度已远超企业自身消化能力,价格调整成为维持正常经营的必然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关西涂料此次调价并非孤立事件。据中外涂料网观察,在此之前的2025年6月16日至7月16日期间,中国防水涂料行业已率先掀起一波涨价浪潮。国内领军企业如东方雨虹、科顺防水、北新防水以及三棵树涂料等相继发布调价函,对防水涂料等相关产品实施3%-13%不等的价格上浮,新价格标准已于2025年7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一系列调价动作与关西涂料的决策形成呼应,共同勾勒出全球涂料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图景。




深入分析当前行业背景可见,全球经济环境正经历复杂深刻的变革,涂料行业作为基础工业领域,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市场竞争白热化导致的“价格内卷”现象日益突出,而近期各类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且整体呈现上行趋势,更使得企业经营雪上加霜。关西涂料在公告中特别指出,此次调价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其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维护与合作伙伴的长远共同利益。这种表述既体现了企业的现实困境,也反映出其对产业链责任的担当。
从行业格局演变角度看,头部企业的定价策略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关西涂料等跨国巨头凭借其市场主导地位和品牌影响力,能够率先通过价格调整传导成本压力。这种行为模式会引发显著的示范效应,促使行业内其他企业跟进调整,进而形成集体性的价格重构。虽然短期内可能增加下游用户和终端消费者的采购成本,但从产业健康发展角度审视,这种调整有助于重新划定合理的利润空间,促使各环节共同分担上升成本,避免行业陷入恶性价格竞争的泥潭。
关西涂料在公告后半部分着重强调了企业的长期承诺,表示将继续坚守产品稳定供应的基本责任,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通过质量提升和服务优化来增强客户满意度。这种表态显示出企业在应对成本危机的同时,仍不忘技术创新和市场服务的根本,力求在价格调整与价值创造之间取得平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企业明确将“为社会做出贡献”纳入未来发展目标,这种超越商业利益的社会责任表述,体现了成熟企业的战略视野。
当前涂料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价格机制的市场调节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面临真正考验。那些具备精细化成本管控能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企业,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更有利位置。特别是通过纵向产业链整合来平抑原材料波动,依靠技术突破实现降本增效,以及借助品牌溢价实现成本传导的企业,更可能在新一轮行业调整中实现突围。关西涂料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其此次价格调整决策不仅关乎自身经营,也将对整个行业的价值重估产生深远影响。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关西涂料此次调价反映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经营决策,更是全球制造业面临的共性挑战。在能源转型、地缘政治、供应链重构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环境下,如何平衡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力,将成为考验企业经营管理智慧的重要课题。关西涂料在公告中展现出的坦诚态度与战略定力,或许能为同行企业提供有益借鉴。随着9月20日调价日期的临近,市场各方都在密切关注这一决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及其对行业格局的潜在影响。
文章来源:中外涂料网
责任编辑:陆虎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