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全球化工巨头陶氏化学(Dow Chemical Company)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这份财报所显示的业绩变动,引发了资本市场和化工行业的广泛关注,也折射出当前全球化工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01
百年巨头的艰难时刻
从财报数据来看,陶氏化学第二季度的业绩呈现一定变化。调整后每股为亏损42美分,超出分析师此前预期的亏损17美分;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为7.03亿美元;营收下降7%,至101亿美元。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净利润亏损为8.01亿美元,加上一季度2.9亿美元的亏损,上半年累计亏损换算成人民币接近80亿元。
陶氏化学的三大业务板块在第二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作为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包装与特种塑料部门营业利润下降89%;工业中间体部门受聚氨酯和建筑化学品需求变化的影响,亏损1.85亿美元;而高性能材料部门虽然环比有所改善,但建筑涂料需求的季候性回暖,难以抵挡有机硅价格持续探底带来的负面影响,整体表现依旧乏力。
02
战略调整刻不容缓
创立于1897年的陶氏化学,总部坐落于美国密德兰。历经百余年发展,这家企业已跻身全球化工领域领军者行列,业务版图横跨包装与特种塑料、工业中间体和基础设施、性能材料与涂料等多个板块,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净化、造纸、药品等众多领域。目前,陶氏在3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制造基地,员工规模约3.6万人。

面对当前严峻形势,陶氏化学近期祭出一系列应对举措。7月7日,该公司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关闭三项欧洲上游资产,旨在应对结构性挑战、优化盈利能力。
具体而言,陶氏将在2027年底前彻底关停位于英国巴里的硅氧烷生产设施,这一操作将涉及14.5万吨二甲基环硅氧烷(DMC)产能的削减。
此次关停计划将影响约800个陶氏岗位,是公司今年1月启动的10亿美元成本节约计划的组成部分。该计划还包含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500人的内容。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全球有机硅行业供给端出现重大收缩,更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有望进一步提升。
03
中国化工行业曙光初现
与陶氏化学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化工行业正在逐渐迎来曙光。
据中国化工报消息,截至7月10日,A股已有146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包含预增、略增、扭亏)公司占比约八成,其中预增化企21家,化工行业在子板块与个股方面都有亮眼表现。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目前我国化工行业景气有望底部回暖,行业供需格局预期改善。上半年,化工品价格指数小幅震荡下行,化工行业仍处于低景气阶段。但从供给、需求、库存等角度来看,化工行业已出现积极变化。综合来看,在行业供需格局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我国化工行业景气有底部回暖的迹象。
近日,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EN)发布了2025年全球化工50强榜单。中国化工巨头万华化学以253.0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0.69亿元)的化学品销售额,位列全球第15位,连续第8年上榜,排名上升28位。
在全球化工行业风云变幻的当下,陶氏化学的困境与国内化工行业的曙光形成了鲜明对比。陶氏化学的自救之路虽然艰难,但也为全球化工行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而国内化工行业的回暖迹象,则为全球化工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未来,全球化工行业的发展仍充满不确定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唯有不断调整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来源:中外涂料网
责任编辑:李德胜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