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结案通知书,为一场持续了二十余年的“紫荆花”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画上了句号。
作为“紫荆花”商标持有单位的腾迈公司(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叶氏化工旗下子公司以下称:腾迈公司)与紫荆花化工(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称:紫荆花化工公司),最终等来了正义的曙光:两家侵权企业被判赔的168万元执行款全额到账。
这一判决不仅是司法对侵权行为的有力惩戒,更折射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1
“山寨紫荆花”横行
1982年,叶氏化工集团创始人叶志成敏锐地捕捉到油漆市场的商机,决定进军涂料领域。在为品牌命名时,他的妹妹叶子涓灵光一现,提出了“紫荆花”这个名字。紫荆花是香港的市花,象征着团圆和美好,而叶子涓心中那株庭前的紫荆花树,则承载着对家庭的眷恋和对梦想的坚持。于是,“紫荆花”品牌应运而生。

早期的紫荆花品牌广告
1987年,“紫荆花”进入内地市场,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精准的市场定位,迅速在涂料领域声名鹊起。经过40余年的发展,紫荆花始终以品质为核心,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构建了涵盖建筑涂料、工业涂料等多个细分品类的完善业务体系,成为涂料行业的佼佼者,赢得市场与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伴随品牌影响力扩张,各类侵权行为悄然滋生。
2002年,长沙市紫荆花涂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紫荆花涂料公司)成立,将“紫荆花”用作企业字号,还在产品包装和宣传中冒用“紫荆花涂料(香港)有限公司”的名号,刻意误导消费者。
2012年,长沙市紫荆花建筑涂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紫荆花涂装公司)紧随其后,不仅在企业名称中使用“紫荆花”,还在网络平台上虚假宣称自己是上市公司,借助“紫荆花”的金字招牌混淆视听。

山寨紫荆花相关产品
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消费者和合作伙伴仿佛置身迷雾,难以分辨真假“紫荆花”。
2
正义终得伸张
面对侵权行为,腾迈公司和紫荆花化工公司果断拿起法律武器。
在一审庭审中,法官们经过严谨调查,认定两家湖南公司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长沙紫荆花涂料公司突出使用“紫荆花”标识宣传产品,极易造成公众误解,构成商标侵权;两家公司擅自使用“紫荆花”字号并进行虚假宣传,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一审判决要求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变更企业名称,长沙紫荆花涂料公司赔偿150万元,长沙紫荆花涂装公司赔偿10万元。

山寨紫荆花网站截图
但这场较量并未就此结束。两家侵权公司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法庭上,双方围绕“紫荆花”商标是否驰名、侵权认定及责任划分展开激烈辩论。
二审法官审慎审查后认为,虽然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紫荆花”商标在特定时间前达到驰名标准,但长沙紫荆花涂料公司突出使用相关标识的行为,依然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长沙紫荆花涂装公司在自有商标范围内的规范使用虽不构成商标侵权,但其名称字号和虚假宣传行为同样违法。
最终,二审维持了停止侵权、变更名称及160万元赔偿的核心判决,并于2025年7月,让168万元(含合理开支)赔偿款顺利执行到位,彰显了司法裁判的严谨性与权威性。
3
商标保护警钟长鸣
2024年1月,伴随着印有“香港品牌,国人骄傲”口号的高铁列车从深圳北站缓缓驶出,紫荆花第二辆品牌冠名高铁专列的开行仪式圆满举行。在高铁冠名专列上,叶氏化工总裁叶钧满怀豪情地表示:“高铁代表着中国速度与中国品质,这也正是紫荆花始终不懈追求的目标。”
而这场历经波折的“商标纠纷案”的胜诉,恰逢紫荆花品牌迈入新发展赛道的关键节点,司法判决无疑成为了品牌重塑征程中的最佳注脚。

对于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来说,此案是一记警钟,提醒他们必须加强商标管理和维护,面对侵权要及时采取法律手段,守护品牌价值与市场份额。而对于新进入市场或规模较小的企业,这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在选择企业名称和商标时,务必尊重在先权利,切勿抱有“傍名牌”“搭便车”的侥幸心理,否则将面临巨额赔偿,还会严重损害企业声誉,阻碍未来发展。
这场始于攀附、终于赔偿的二十年纠葛,终于让紫荆花得以洗去尘埃,重新绽放它应有的光华——那不仅是一个商业标识,更是一份关于梦想的守护与匠心的传承。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每一朵被用心浇灌的品牌之花,都理应获得不被侵扰的绽放权利。
文章来源:中外涂料网
责任编辑:余凯旋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