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美关税贸易战正酣,涂料行业亦未能置身事外。这场贸易摩擦不仅关乎两国的经济利益,更对全球供应链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关税税率已攀升至令人咋舌的高度,但真正的较量在于供应链联盟的构建与谋略的制衡。在此背景下,美国涂料巨头宣伟的表态,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1
关税战火中的企业宣言:宣伟的“中国承诺”
截至2025年4月,美国对大部分中国进口商品实施的关税税率已达145%,而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为125%。这一数字游戏背后,是两国企业对于成本、市场与供应链的深刻调整。
4月23日,中外涂料网注意到,美国涂料巨头宣伟发布《致客户函》,就近期中美关税政策变动作出回应,以罕见的公开表态向市场传递信心:“中国始终是宣伟在亚洲的战略市场”,其措辞之明确,立场之坚定,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这份函件开篇即直面关税变动的冲击,坦承“政策出现变动”,但也点出关键细节——部分领域如电子产品和技术组件可能存在“潜在例外”。
宣伟表示,尽管关税政策有所变动,但公司正在采取一切商业上合理的措施来抵消这些关税带来的潜在影响。宣伟深知,供应链的稳定是客户业务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公司持续审查并评估最符合客户利益的方案,包括利用多元化的采购渠道、与供应商紧密合作以减少影响、优化物流流程确保及时交付,以及制定有效的缓解策略。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宣伟对客户的深切关怀,更彰显了其在全球涂料市场的深厚底蕴与强大实力。
“中国始终是宣伟在亚洲地区的战略市场”,宣伟特别强调了其在中国及东南亚的本土化布局优势。多年来,宣伟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建立了诸多生产基地和实验室,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其一体化的研发、生产和配送能力,确保产品“无论产自何处,其质量、耐用性和外观始终如一”。而这一表态背后,是宣伟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
2
全球涂料老大的“中国根基”:本土化供应链与市场黏性
宣伟于1930年开始进入上海,自2000年在中国上海设立亚太总部以来,不断加快在亚太市场的发展脚步。宣伟不仅为各地客户提供丰富的涂料产品及解决方案,更提供色彩预测与设计等多种服务支持。
目前,宣伟在亚太地区的业务触角已深入多个细分市场,包括工业木器漆、通用工业、包装涂料、卷材与型材、汽车涂料、工业重防腐与船舶涂料、消费者品牌等。这些市场的深耕细作,不仅为宣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更为其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全球最大的涂料公司,宣伟的业务覆盖专业、工业、商业及零售市场。公司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其产品通过5000多家自营连锁店及分支机构销售,同时通过大型零售商、家居建材中心、独立油漆经销商、五金店、汽车零售商及工业分销商等渠道触达全球消费者。这种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不仅拓宽了宣伟的市场覆盖面,更提升了其品牌影响力。
宣伟高性能涂料集团更是为全球120多个国家的建筑、工业、包装及运输行业提供高工程化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客户对于涂料性能的高标准要求,更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宣伟在涂料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创新,使其在全球涂料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当前关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宣伟的表态无疑为市场和客户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其对于供应链稳定的承诺、对于品质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全球市场的深入布局,都彰显了宣伟作为全球涂料市场领航者的实力与担当。
涂料行业观察员夏雨指出,宣伟此次发声的时机耐人寻味——在中美关税僵局中,企业通常选择低调调整供应链,而宣伟却主动强调“中国战略地位”,向中国客户及合作伙伴展示长期承诺。宣伟的声明没有煽情口号,却以扎实的供应链细节和市场数据,诠释了全球化企业的务实选择。
当关税沦为“数字游戏”,真正的胜负手仍在于谁能在动荡中保持供应链韧性,谁就能赢得客户与市场的信任。这份《致客户函》,或许正是跨国企业在时代变局中的生存样本。
文章来源:中外涂料网
责任编辑:李钟毓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