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应用高分子卷材
是行业减排的最优途径

节能减排,无疑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
然而,具体到某个行业、某个企业乃至于某个人,大家对于如何节能减排的理解又各不相同。
以建筑防水行业为例,不少厂商会通过改进优化改性沥青卷材的制造工艺,来实现低温施工,减少燃气消耗;通过蓄热式焚烧系统,减少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提升热回收效率;也有的开发冷施工工艺来替代传统热熔;有的通过可回收再生材料来减少综合排放;还有的通过预制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带来的施工排放等等……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是,在凯伦君看来,全面推广应用高分子卷材,就是建筑防水行业节能降碳的最优途径!
诚然,高分子材料(如 PVC、TPO等)的环保性并非绝对,但其在减排降碳维度的优势,主要源于生产和使用全周期的特性——
低能耗和高可控性
高分子材料的生产以石油化工中间体(如乙烯、丙烯)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工艺以低温(相对沥青加工)、密闭化为主。

以聚烯烃类材料为例,其聚合反应温度通常在50-150℃,且反应过程可通过精准调控压力和催化剂减少副产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以未反应的小分子单体为主,可通过回收装置循环利用,废水、固废也多为可处理的有机残渣,无重金属或强致癌物质(如苯并芘),处理难度远低于沥青基防水卷材。
当然,沥青卷材的环保性并非不可改善,但其改进空间受限于原材料特性和工艺本质,存在一定瓶颈。沥青需加热至流动态才能与胎体结合,即使很多厂商为了节能减排也做出了一定努力,比如采用低温工艺,但仍需消耗大量能源(通常为高分子材料的2倍以上)。
耐久性间接降低全周期排放

众所周知的一点是,优质高分子卷材的使用寿命可达30年以上,且抗穿刺、抗紫外线性能强,无需频繁维修或更换;
而沥青基卷材则因沥青易氧化、低温脆化的特性,使用寿命多为 10-15年,重复施工会导致原材料生产、运输、施工的能耗和排放叠加。
因此,高分子材料的长寿命特性可减少 “生产 – 废弃 – 再生产” 的循环频率,从全生命周期角度间接降低总的排放量。
回收体系成熟 应用场景广泛
最后一道难题是回收。
传统改性沥青卷材的混合结构(沥青 + 高分子改性剂 + 胎体)决定了其分离成本极高,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经济可行的回收体系,目前多以填埋或焚烧处理。
然而,焚烧会释放二噁英(若含氯添加剂)和 CO₂,填埋则占用土地且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因此,沥青基卷材的回收问题,始终还在不断优化和提升的过程中。
而TPO/PVC等高分子卷材采用易回收的单一材料体系,多数高分子材料都可通过熔融再生技术回收,重新加工为管材、垫片、密封圈等低性能制品,回收过程能耗仅为原生材料的 30%-50%,可再生使用3-4次。

当然,如果偏远地区缺乏回收条件,非要填埋不可,由于高分子材料化学稳定性强,在自然环境中几乎不降解,会占用一定土地资源,但因其不含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不会像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仍然优于沥青基防水卷材。
推广高分子卷材 任重而道远
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数据,截止2024年,高分子防水卷材在美国的市场占比高达75%,在欧洲和日本也占据着极高的市场份额。然而在国内建筑防水材料产品结构占比仍不到15%——这不仅凸显了高分子防水卷材在全球防水市场的重要地位,也预示着它未来有望成为我国防水行业的主流产品。
目前,凯伦股份旗下高分子产业园定制化生产的TPO防水卷材,能够达到人工气候加速老化15000小时,抗风揭能力11.5kPa,采用共聚物原料,外露使用寿命长达25年以上;定制化生产的PVC防水卷材,采用固体增塑剂原材料的产品,更加稳定环保,人工气候加速老化12000小时,抗风揭能力9.3kPa,远超国家标准水平。

秉承科学严谨,扎实可靠的工作作风,凯伦股份致力于满足客户对防水系统的耐侯、耐高温、防水、防锈蚀、防燃等各方面的需要,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的高分子系统服务。
凯伦君期待,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对于建筑品质需求不断提升下,高分子卷材最终将成为中国市场选择的主流。
当然,凯伦君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希望通过抛砖引玉,让更多业界同仁参与交流,我们相信,节能减排降碳的目标就在不远的前方。
文章来源:凯伦
责任编辑:李钟毓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