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化学日前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0.14亿元,同比增6.38%,实现归母净利润18.43亿元,同比减少34.13%。
业绩环比改善,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业务成为重要补充。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8亿元,归母净利润11.36亿元,分别环比增长了12.57%和60.59%,同比下降了0.72%和9.87%。
从盈利能力看,2023年上半年,卫星化学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7.51%和9.2%,低于2022年同期的24.48%和14.84%。根据百川盈孚、iFinD相关数据计算,公司的主要C2、C3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以丙烯酸为例,二季度均价为6044元/吨,环比下降了16.34%;价差均值为1508元/吨,环比下降了31.67%。但随着乙烷价格下降,相关产品的价差有望迎来拐点。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两个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实现了96.95%和27.39%的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补充。
新材料产能持续扩张,支撑公司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成功实现年产40万吨聚苯乙烯装置和年产10万吨乙醇胺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促进乙烯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的延伸。公司自主研发的年产1,000吨α-烯烃工业试验装置一次开车成功,POE装置加快推进,均取得新的阶段性成果,为后续加快推进各年产10万吨级工业化装置建设奠定基础。4万吨EAA装置顺利开工,并计划继续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的新增EAA装置二期项目,解决国内EAA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
文章来源:中外涂料网 责任编辑: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