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后一周,无论是在娱乐界、电影业抑或是营销领域,出现了一件罕见的事件,即由毕赣导演,汤唯、黄觉主演的国产艺术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的首映日取得2.9亿的超高票房后却在第二天仅仅获得1000万票房,并后续几天匆匆被院线经理下线就草草结束了放映,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先不论电影质量本身如何,我们先来分析下首映日的超高票房是如何而来,是否对我们涂料品牌的市场营销推广有着如何的借鉴。
这部电影的导演,之前凭借一部处女作电影获得了好评,于是众多资本介入,投资他的第二步艺术电影,有了足够的预算,加入了实力与流量兼备的明星演员,各方面拍摄成本也大幅度提升,但毕竟是艺术类型的电影,在中国市场尚未有较好的票房保障,即便国师级别的张艺谋当年《归来》,也只能叫好不叫座;于是对于制片方来说,对于《地球最后的夜晚》这样的艺术电影,想要盈利及最坏打算的保本目标下,以常规的方式来实现几乎不可能,怎么办?好办,打破艺术电影以往以来口碑发酵的推广方式,用商业电影的宣发推广!于是在电影上映1个月前,策划了一场“极致盛宴”规模的宣传:目标定位90、95后年轻人,让该片导演上知名综艺节目《吐槽大会》,电影预告片广告大量投放“抖音”,并以“2018,跨年一吻”的煽情文案来打动年轻人,强推“2018年12月31日21:40进入电影院和他(她)跨年一吻观看”,而且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微博微信大量的推文,把这么一部艺术实验性电影打造成了爱情商业类型电影,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取得了超火爆的订票,在12月31日当天,果然豪取2.9亿,打败了好莱坞电影,获得当天票房冠军!但由于吸引了众多并非该类型电影的观众买票观看,导致当天骂声一片,于是造成了第二天大量退票以及口碑崩塌,票房成绩于是止步不前。
很多营销人都对这样的宣传推广嗤之以鼻,但无论如何,若以票房成绩和盈利作为制片方的KPI来说,是胜利了,打破了艺术电影无法赚钱的传统,虽然有着“杀鸡取卵”的急功近利思维,甚至欺骗观众,但对于宣传本身来说,是一场经典胜利!这样的营销宣传,值得涂料品牌们学习,特别是中小品牌!这个市场,往往是28效应,大品牌几乎占领了大部分的市场,而对于实力并不强抑或是新品牌,想要在市场上分一杯羹,更要保证“赚钱”,还需要控制成本,若以常规的营销及品牌定位,难之又难,特别是更小众的艺术涂料,众所周知,品类决定了艺术涂料的小众市场,但若把艺术涂料只定位于高端人群亦或是欣赏高雅艺术的人群,那必定难以大有作为,甚至很难生存,许多艺术涂料品牌在多年前消亡就是这个道理。而从这几年红火的艺术涂料品牌来看,往往并不是主打高端,而是吸引了更多的普通用户,一方面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是艺术涂料品类的一些佼佼者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教育”大众,并迅速落地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形成了如今艺术涂料的地位与成绩。当然艺术涂料与艺术电影还是不同点,在于艺术涂料产品本身在欧美市场并不算小众,是传统装饰涂料的补充,甚至是一种升级,那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作为借鉴,可是极好的“教材”,学会定位,学会说人话,学会用好新媒体,学会短平快的“大促”推广,定会受益匪浅!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