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在新能源电池行业豪掷36亿元建厂的天原股份,预计2024年亏损高达4.6亿-4.2亿元,净利润同比暴跌1251.02% -1150.93%。
然而,就在天原股份利润断崖式下跌,企业未来危机四伏之际,控股股东宜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却宣布增资1.5亿-3亿元,为其“输血”。

天原股份,西南氯碱化工巨头,为市属国资企业,实控人是宜宾国资委。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强势崛起,天原股份看中了新能源行业风口,并于2023年建立了全资子公司天程锂电,并以天程锂电为项目主体,总投资19.29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
目前,5万吨生产线窑炉安装完成76%,预计2025年2月试生产。项目占地249.86亩,规划3个生产车间和7条生产线,兼容生产多种电池材料。二期5万吨项目计划2025年2月开建,年底投产,推动宜宾成为电池材料重要生产基地。

为了抓住新能源行业的风口,天原股份在布局上可谓下了血本。在斥资 19.29亿元,投资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后,他们还投资17.1亿元在宜宾建设了固态电池创新产业园。该项目包括退役动力电池与电池废料再制造生产线、磷酸铁锂材料再制造生产线和再制造储能电池包生产线等子项目。
目前,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风口,天原股份在新能源电池领域虽然豪掷36亿多元,却亏损4亿多元,因为新能源项目还在投入,尚未进入回报期。再加上传统主业氯碱产品,市场低低迷,销售额大幅下滑。子公司黄磷厂因政策原因停产,磷矿项目改建耗时费力,也需要大量投入。资产减值如潮水般涌来,吞噬着公司的利润。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天原股份措手不及,利润呈断崖式下跌。
然而,就在众人担忧之际,宜宾控股股东宜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挺身而出,宣布为天原股份输血续命,稳定军心。
自 2025 年 2 月 11 日起 6 个月内,宜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 1.5 亿元,不超过 3 亿元。
1.5亿-3亿元的增资计划,如同一剂强心针,不仅是对天原股份进行“输血急救”,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满满和和长远考量。
国资控股股东的增持,不仅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更为其提供了宝贵的战略资源。天原股份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基础,只要能够挺过当前的难关,未来可期。
目前的新能源行业仍处于上升期,为天原股份的输血,只要能续命到其新能源电池材料产能释放,进入回报期。这场自我救赎也就成功一半了。(中外涂料网)
文章来源:中外涂料网
责任编辑:雷达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中图片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著作权归图片权利人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文章或图片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